清朝入关后,设立了六部,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的长官叫尚书,副职叫侍郎。尚书和侍郎统称为堂官。六部下设若干个司,各司设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统称为司官。据《清史稿·志·卷八十九·职官一》记载,六部设立之初,排名分别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这就是说,吏部排名*,户部次之,礼部紧随其后。大家以为地位非常重要的兵部,连前三都进不了,只能排名第四。刑部排名第五,工部垫底
吏部
吏部负责人事,除了高品级官员需要皇帝和各位大臣讨论决定,大多数中下品级的官员都由吏部负责,所以吏部尚书最为重要,在明朝时期称为天官,其实吏部尚书因为经常换人,而且事务繁多,大多数的官员任免是由吏部的中级官员负责的。*的东林党*,东林书院创办者顾宪成当年就担任吏部文选司郎中,一手掌握着大多数官吏升迁的事务,甚至内阁大学士他也有提名资格,而实际上吏部文选司郎中只是五品官员。
兵部
兵部顾名思义就是负责军事的官员,在明朝*期武将勋贵地位衰落,明朝的军事,不管是武将升迁任免,军事布置,都由兵部负责。当然,因为兵部实际上有内阁大学士这些宰相的存在,兵部尚书也只是按照上头的命令做事,*不是地位*的,不过也有例外的,比如土木堡之变后,兵部尚书于谦挽狂澜于既倒,地位极高,不过那也是因为战时特殊的情况,于谦还得到了皇帝的信任。
户部
户部,感觉是管理*的部门,实际上就等于财政部,*的财政开支都由户部负责,实际上就是*的财政大管家,户部在各地都有分部,负责*各地的财政开支,上缴*,税收调解,这个部门在现代是相当重要的,古代的户部实际上存在着人手不足,主官经验不足的情况,所以古代的财政状况一直存在问题。
礼部
礼部,礼部在古代是一个务虚的部门,主要负责各种朝廷的礼制庆典之类,虽然也有理蕃部这些对外部门,但实际上当时对外交往不多,主要还是负责对内为主,而且基本上是为*服务为主,这看上去礼部是一个没什么作用的部门。
但实际上礼部和户部吏部被认为是上三部,地位比较高,尤其礼部尚书常常会进入内阁做大学士,像嘉靖朝的权臣夏言严嵩都是礼部尚书身份入阁。这主要是因为礼部负责科举考试,掌握着众人做官的渠道,地位崇高,而且一般也是翰林院出身的清流才会担任礼部尚书,而内阁有不是翰林不得入阁的说法,外加古代重视礼仪,所以往往礼部也被认为是上三部。
有上三部就有下三部,下三部除了上面说到的兵部就是工部和刑部了。
刑部
刑部相当于现在的公检法,负责*的刑事案件的侦查审理宣判,基本上一肩挑了,看上去很厉害吧,但实际上不然,地方的刑事案件大都是由府县就负责了,轮不到刑部出场,而京城之类的大案要案往往锦衣卫东厂这些会插手,轮不到刑部,另外刑部虽然负责审判,可是还有大理寺和都察院呢,他们负责对刑部的案件进行*,实际上重大案件都由这三法司会审,合称为“三司会审”。
工部
工部则是负责*的营建工作,比如皇宫大殿,城墙,农田水利都由工部负责,实际上等于现在的建设部加水利部,放到现在是一个很重要的部门,可是在古代可不是什么好活,这种干活的部门在当时被认为不是清贵之事,清贵的都是翰林院那种,有实权的则是吏部户部这种,工部在六部里是地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