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的原则——1、照护为主的原则:以*的护理为主,借以提高临终患者终末阶段的生命质量,维护患者死的尊严。2、适度治疗原则:以支持患者,控制症状,解除痛苦的姑息治疗和*照护为主。3、注*理的原则:对其进行安抚、同情、体贴、关心、因势利导,使其平静地面对死亡。4、整体服务的原则:全天候24小时服务;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社会需求等多方面提供服务;既关心患者,又给予患者的家属亲友以慰藉、关怀和帮助。

临终关怀并非是一种*疗法,而是一种专注于在患者在将要逝世前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减轻其*的症状、延缓*发展的医疗护理。

医务人员应该像正视*、研究*那样去正视死亡、研究死亡,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更有信息和力量去帮助患者迎接死亡。面临死亡的人比一般的患者更需要医生的同情、关心和照顾,帮助患者安详地迎接死亡与诊断和治疗*一样重要。因此,医生应建立正确的死亡观,并掌握对患者及其家庭进行适当的死亡教育的技能,更应掌握与临终患者进行交流的技巧。

临终关怀的发展

早在20世纪60年代,英国就最早出现了临终关怀性质的机构——“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机构(St.Christopherhospice)”,从而拉开了临终关怀的序幕。它的*是塞莉·桑得斯博士,她致力于提供临终患者*照料、研究疼痛控制与缓解症状,以及为患者与家属设计更人道的服务方法。继“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机构”诞生之后,临终关怀的萌芽在美国、法国、日本等*相继出现,1988年7月,在美籍华人黄天中博士大力支持和天津医学院*、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个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在天津医学院成立,拉开了临终关怀在*的序幕。

首要任务

临终关怀的首要任务是要解除患者的痛苦(这种痛苦大部分是由疼痛引起的,而90%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用联合止痛方法可以得到缓解)。另一方面是如何评价生命质量的问题,在这一方面,很难找到统一的标准,因为它所包含的意义是不断变化的。生命的质量主要由患者自己来感受,而不能由*旁人来评价,它包含患者对身体感受、心理体验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主观满意度。

从医务人员的角度来看,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旨在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有意义、有尊严、有希望的生活,使患者在有限的时间里头脑清醒,没有不可忍受的疼痛折磨,能与家人共度温暖的生活,并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最终平静地迎接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