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四大天王原本是佛教中四位护法天神的合称,俗称四大金刚。
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四天王是佛教*护法神,此四尊与佛教四大金刚是不同的神,很多人常将此四尊与四大金刚混淆。
四大天王为二十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于*重天,*重天又叫四天王天,根据佛教经典,须弥山腹有一山,名犍陀罗山,山有四山头,各住一山各护*下,故又称护世四天王,是六欲天之*。
他们的神像通常分列在净土宗禅宗佛寺的*重殿两侧,因此又称天王殿。
东方持国天王:梵文:Dhritarastra。”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护持国土,故名持国天王。住须弥山黄金埵,身为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是主乐神,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他负责守护东胜神州。是『二十诸天』中的第四天王。
南方增长天王:梵文:Vidradhaka。”增长”意为能传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故名增长天王。住须弥山琉璃埵,身为青色,穿甲胄,首握宝剑。为的是保护佛法,部受侵犯,他负责守护南瞻部洲。是『二十诸天』中的第五天王。
西方广目天王:梵文:Virapaksa。”广目”意为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护持人民,古名广目天王。住须弥山白云埵,身为红色,穿甲胄,为群龙*,故手缠一赤龙(也有的作赤索),看到有人部信奉佛教,即用索捉来,使其皈依佛教。他负责守护西牛贺洲。是『二十诸天』中的第六天王。
北方多闻天王:梵文:Vaisramana。又名毗沙门,”多闻”以福,德*闻于四方。住须弥山水晶埵,身为绿色,穿甲胄,右持宝伞(又称宝幡),左手卧神鼠-银鼠。用以制服*众,护持人民财富。又名施财天,是古印度的财神,在唐代他曾帮唐明皇退蕃兵的围困,轰动一时,唐明皇为感恩,特命”诸道州府城西北及营寨并设其相”供养,佛也特设别院供养。是『二十诸天』中的第三天王。
据清·霍灏《通俗篇》载:寺内四大金刚各执一物,俗谓“风调雨顺”四字:执剑者,风也;执琵琶者,调也;执伞者,雨也;执龙者,顺也。风调雨顺,预祝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之意。而四大天王之塑像,却被造神者塑成横眉怒目、凶猛威武形像,说明佛教护法神之庄严可畏。
据传四大天王是商朝佳梦关总兵*家四兄弟——*礼海、*礼青、*礼寿、*礼红的化身。这四个神通广大的*头助纣为虐,率兵阻挡周武王的正义之师,结果*被歼。姜自牙奉道教至尊王尊之命封他们为四大天王,守卫佛地,此说见《封神演义》。
四大天王中,最得意者是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据说他与吉祥天女是夫妻,(一说是兄妹),在古印度他是佛教中的一位主司施福护财善神,又各施财天王,在印度古神话中,他既是北方的守护神,又是一位“大财神爷",故在四大天王中他的信徒最多。*敦煌壁画中的毗沙门画像:画他渡海布道之际,常常散下金银财宝。
四大天王在*寺庙里,不但形象被*汉化,皆为*古代虎将打扮,而且将四神赋予*式寓意。在《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奉太上元始之命,敕封*四兄弟道:“今特敕封尔为四大天王之职,辅弼西方教典,立地水火风之相,护国安民,掌风调雨顺之权,永修厥职,毋忝新纶。,大概受此敕封,古印度的佛教护法神,就成*式的护法神了。
据清·霍灏《通俗篇》载:寺内四大金刚各执一物,俗谓“风调雨顺”四字;执剑者,风也;执琵琶者,调也;执伞者,雨也;执龙者,顺也。风调雨顺,预祝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之意。而四大天王之塑像,却被造神者塑成横眉怒目、凶猛威武形像,说明佛教护法神之庄严可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