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愚公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故事《愚公移山》中的主人公。常用以比喻做事有顽强毅力、不怕困难的人。明夏完淳《大哀赋》:"人容鼓吏之狂,世笑愚公之癖。"

愚公和大禹不是一个人。大禹是夏朝*位君主,大约在4000多年前,我国的黄河流域(有说长江流域)洪水为患,尧命鲧负责领导与组织治水工作。愚公是神话故事里的主人公,愚公出自《愚公移山》,《愚公移山》是《列子·汤问》里的一篇文章。

从创作溯源上来看,《愚公移山》故事的创作初衷

愚公移山讲述一位年且九十的老人,动员全家力量,坚持不懈、不畏困难,最终感动天帝帮其将山挪走的故事。实际上来说,山不是人移走的,而是神仙挪走的。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愚公移山等于是一场虚无的幻想,愚公精神也不符合儒家学派中仁、礼、义、忠、孝、悌等主流思想。再者说,挖山行为还违背了山岳崇拜的禁忌,在古代,包括大山在内的日月山川都是被祭祀的主体,一向为人们所忌讳。所以,这个故事在*古代并不是很受欢迎,那么它最初被创作出来是想传达什么呢?

《愚公移山》是一篇古代寓言,古代寓言和神话在*程度上都要反映人民的生活状况。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由奴隶社会逐渐过渡到封建社会,农业经济不断发展。这使得先民迫切需要平坦宽阔、土壤肥沃的平原,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而这样的需求必然使那些生活在群山环抱中的人们与自然界的山地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于是,一场人与自然大山相斗争的雄壮史诗由此展开。而人类生产力低下、个人力量微小,只有借助神话故事的神仙帮先民解决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