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岭隧道

詹天佑,男,汉族,字眷诚,号达朝。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上饶市婺源县)。他是*近代铁路工程*,被誉为**铁路总工程师。其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铁路之父”、“*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1907年,詹天佑主持修建八达岭隧道,这是我国*座*由*人自行设计施工建成的越岭铁路隧道。其*自行修建的*座单线越岭铁路隧道。在八达岭隧道施工过程中,詹天佑考虑到此隧道过长,建成通车以后,检修工人入隧道检修,若遇火车通过,将无处藏身,影响*,乃令在隧道内每隔300英尺(91.44米),建一避险洞,全隧道共建避险洞数十个,专门供通车后检修工人在隧道内存身避险用,以防发生意外。

京张铁路的轴心:八达岭隧道

一百年前,为了尽量少修隧道地穿过险峻且漫长的八达岭,老京张铁路在途经青龙桥时,在陡峭的山坡上做了一个巧妙的“人”字形迂回,让铁路翻越一部分山坡,将待挖的隧道长度从12公里缩减到了1100米。

当时,由于技术落后,缺乏*的工程设备,修建八达岭隧道从两端开凿每天只能掘进两尺深。因此,詹天佑设计在隧道中部,从山顶垂直向下凿了两个井,这样,加上外面的两头就是六处一起施工,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而凿出的竖井同时也可以作为天然的通风口。

尽管这一设计*巧妙,是当时技术条件下能够拿出的*方案。但“人”字形铁路线是在牺牲了火车运力、线路长度以及车速的基础上的不得已之举。

由于坡度陡,老京张铁路不得不采用轻型机车,运力不足;盘山铁路层层叠叠,多走了不少冤枉路;转弯半径小,火车的车速开不快。换言之,詹天佑的老铁路是被“逼上了八达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