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个饺子;6斤或8斤猪肉
在东北,老人66岁生日时,后辈要包66个饺子给老人吃。有一种说法“人活六十六,要吃闺女一刀肉”,老人到六十六岁时,作为女儿要给老人买6斤或8斤猪肉,老人将猪肉吃完即可。这是延续下来的一种习俗。民间素以进入60岁为寿年,50岁以下或有父母健在者均不能称寿,只以过生日相称。
老人一入寿年,子女、亲朋便要进行一年一度的生日庆祝活动,俗称祝寿。为老人祝寿,礼品以老人喜爱的食品、衣物为主。食品是面条和寿桃。祝寿是一种活动,是一种动作行为,一般是晚辈对长辈的敬重之举,在古代指在老人过生日时为他祝贺,现代已发展成庆祝生日的代名词。
据考古发现,早在夏代之前人们就开始对长者或尊敬的人有了敬寿风俗,到了周朝见有生日敬献礼品记载,唐代以后人们在祝寿时也常奉献含长寿之意的书画、雕刻品等。祝寿无*的仪式,古时通常晚辈宾客,仅向寿堂行三鞠躬礼,寿星可定时出堂受贺;其余时间则由子侄辈在礼堂答礼。新式寿诞,常在宴会之前,由寿星分切蛋糕饷客。
六十六大寿的由来
古人以亲疏为差等,称为五服,如五服之内,再加一就成为六亲。这种在作为十之一半的“五”前再加一的做法,自然有“过半”的意思在内,因此,“六”也有“多”的意思,如“六街三市”、“三头六臂”、“三推六问”等等。
*古人很早就具有了立体思维,他们认为,宇宙是由东、南、西、北、天(上)、地(下)六个面组成,如果人与这个「六面体」的大自然和谐相处,就能感觉非常舒服,「六六大顺」,安泰如意。
66岁为什么*要如此隆重的过呢?它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古代民间这样几句俗语:人到六十六,阎王要吃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66岁,73岁,84岁,都是人生的几道大坎,在古人来看,如果能够过得去,还可能多活几年,如果过不去,那可能就完了。那么,为什么这几个年龄会成为人生中的几道坎呢?
民间有这样一种广为流传的不说法。孔子死于73岁,孟子死于84岁,既然圣人都“倒”在这两坎上,凡人当然也是过不去的。而对于66岁这个坎,就更加奇妙了。众所周知,*人喜欢“6”这个数字,现在“666”更是成为了网络上的热门用语。但一些研究《易经》的*人士则认为,“66”这个数字,虽是两个吉利数合在了一起,却变得不吉利了,因此需要在这个年龄大庆一番,以趋利避害。
当然,这种说法,多少有点封建迷信。实际上,现在一些医学界的*,给出了他们更加科学的答案。在古代,能活到60岁的人,已经是高寿了,而能活到70岁,更被称为古稀老人,意思显而易见,70岁以上的老人在当时非常*。因此,这句话首先说明了一个客观规律,按照当时人的平均寿命,到了这个岁数,已经算是老天照顾了,值得庆贺一番。
并且,*们还提出了一个生命周期的观点,他们认为,每7-8年就是一个生命的周期循环,每个循环都伴随着生命力的*与低潮。而66岁、73岁、84岁,基本都是在高低潮交替的前后。其实,这跟古代总结的年龄规律,也是一模一样的。所以,不光是60岁的老人,年轻人也应该在这些生命“脆弱期”里,多多注意自己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