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

五线谱是由意大利音乐理论家圭多达莱佐发明的。圭多达莱佐对记谱法的改革起了重要作用,他把原来的红线和黄线加上两条黑线,完成了四线谱表,使音高记谱更*。十六世纪,欧洲各国统一了五线谱,为了纪念五线谱的发明与诞生,人们把圭多达莱佐称为“五线谱之父”。

五线谱是*上通用的一种记谱法,通过在五根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属于运用最广泛的乐谱之一。最早的发源地是希腊,它的历史要比数字形的简谱早得多。公元9世纪,出现了一种以“点”、“钩”、“划”表示音的大概趋向和高低的记谱法。这种符号叫“纽姆”。先是记在一条线上,表示f音,根据符号落在线的上下就有了一个大概的音高标准。后来又加了一条c线。到了十一世纪,圭多达莱佐把线加到四根,音域为八度左右,使音高记谱更*。

以后由于重唱、演奏的需要又出现了六线、七线谱,甚至十一线谱。直到十六世纪,欧洲各国统一了五线谱,改变了横线太多所引起的复杂局面,过高或过低的音用加线来表示。以后又出现了适应不同音域、不同用途的高音、中音、低音谱表和记录多种乐器曲谱的大谱表、总谱表等,也都是建立在五线谱之上的。为了纪念五线谱的发明与诞生,人们把圭多达莱佐称为“五线谱之父”。

五线谱中最常用的谱号有三种:

G谱号:表示小字一组的g,记在五线谱的第二线上,又叫高音谱号;另外有记在*线上的,叫古法国式高音谱号。

F谱号:表示小字组的f,记在五线谱的第四线上,也叫低音谱号;另外还有记在第五线上的,叫倍低音谱号。

C谱号上下均等,最中间的部分对准哪一条线,在这条线上标出的音就唱(do)。以此上下类推。C谱号 表示小字一组的c,可记在五线谱的*一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