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太原名称?

在“龙城”之外,太原也曾以“凤城”著称,李隆基在《过晋阳宫》中写道:“并邑龙斯跃,城池凤翔余。”凤城,即为晋阳古城。“从春秋末至宋初,晋阳数次成为王朝都城,在唐朝时是与京都西安、东都洛阳齐名的北都。晋阳城一度曾是北方繁华的大都会。

据阳文化民间研究会会长姚富生介绍,光义灭北汉后,火焚水淹,晋阳城内,部分百姓被迫迁往唐明镇,也就是今天太原城市所在地,为太原府城。还有部分百姓往东南迁移,别置平晋县。三百余年后,平晋城被毁,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又在晋阳古城的废墟上兴建了新城,就是今天所要复兴的明太原县城。

明太原县城规模虽不及晋阳古城的二十分之一,是晋阳城毁后的建筑,但其古老的建筑遗存和浓郁的风俗民情,与晋阳古城一脉相承。姚富生告诉记者,在明太原县城,南原有纪念春秋末期坚守晋阳城的赵襄子庙(已毁),城西有纪念晋阳名宦尹铎的尹公祠(遗址存),南关及周围村庄有纪念汉文帝刘恒的九座龙天庙,北城门内额匾“德化”则是汉文帝“以德化民”的缩写。“建筑在晋阳古城遗址上的明太原县城,继承了晋阳古城的文化积淀,它与晋阳古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是晋阳文化的延续。”姚富生说。

明太原县城

现存的古太原县城(今晋源街道办事处所在地),是坐落在晋阳古城遗址上的一座明代早期县城。它传承了2500多年晋阳古城文脉,是晋阳古城的延续。它沿用了晋阳古城“城池凤翔余”的建筑格局,俗称“凤凰城”。它依托龙山,展示着古晋阳龙凤呈祥之灵气,处处体现着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和合交融,保持了我国汉唐文化与传统的地域民俗文化,是一座依山傍水、设施完备的城池。

明太原县城位于晋阳古城遗址西南部,是晋阳古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保存了明、清太原县城的建筑特色。因其整体格局如同头北尾南振翅高飞的凤凰,俗称“凤凰城”。

在明代的名称是明太原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