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贯之和一以贯之的区别。?
南宋朱子承程颐之说,把忠、恕分开,相应地把一和贯也分开,一是忠,贯是恕。一是一本、一心,这一本、一心就是一个真实自家心下道理,就是真实无妄,在圣人那里就是诚,而在一般人这里则是忠;而贯则是通,贯即通万事。贯也就是要以恕贯乎万物之间,把忠于一己之心拽转头,变为忠于他人之心;合起来说,一以贯之也就是以一心应万事。打个比方,这就好象一棵树,忠是本根,而恕是枝叶;这又好象用绳索串铜钱,绳索是一,即忠,串是贯,即恕。
这样,一以贯之也就可以说是以一贯之,这里的一不是忠恕,而只是忠恕中的忠。而忠也就是心,就是诚, 因而,在宋儒心、性、理合一的道德形上学中,以忠贯也就等于以心贯,以诚贯,以性贯,以理贯了。这当然说得通。 这不仅克服了上面邢 的以忠恕一理来统天下之理难于自圆其说的困难,而且上升到了哲学本体论的高度,这是一种把儒学融汇贯通为一个道德形上学体系的很有意义的努力。所以,宋儒,还有后续的明儒,都喜欢说一贯之道。
没有一语贯之这个词,应该是一以贯之的笔误。贯是贯穿,一直的意思。一以贯之出自《论语·里仁》,原来指孔子的忠恕之道贯穿一切事物中。现在指做人做事,按照一个道理,从一而终不会改变。如:政策一旦实施,就要一以贯之。又如: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一以贯之的根本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