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诺奖获得者?

日本诺贝尔科学奖获奖者一览:25个诺贝尔科学奖。到2021年为止,日本是诺贝尔奖得主最多的亚洲国家,并且日本绝大部分的获奖者均出身于七所旧帝国大学或学术研究恳谈会(RU11)的成员高校。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和名古屋大学是迄今为止日本乃至亚洲诞生最多诺奖得主的高校。日本诺贝尔奖得主增至28位。其中科学奖25位包括三位美籍日裔。那么,日本频频获得诺奖的这些学者都来自哪所日本高校呢?获得的又是什么奖项呢?现在就来盘点一下,看看你是否有幸与这些诺奖得主做校友了呢?物理学奖:12人包括三位美籍日裔 化学奖:8人 生理学或医学奖:5人

1

1935年汤川秀树

1949年,汤川秀树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部毕业,理学博士(大阪帝国大学)

获奖理由:以核作用力的理论基础预言介子的存在

2

1941年朝永振一郎

1965年,朝永振一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京都帝国大学理学部毕业,理学博士(东京帝国大学)

获奖理由:在量子电气力学分野的基础研究

3

1951年福井谦一

1981年,福井谦一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京都帝国大学工学部毕业,工学博士(京都大学)

获奖理由:化学反应过程的理论研究

4

1962年下村脩

2008年,下村脩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旧制长崎医科大学附属药学专门部毕业,理学博士(名古屋大学)

获奖理由:绿色萤光蛋白(GFP)的发现与生命科学的贡献

5

1970年江崎玲于奈

1973年,江崎玲于奈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部毕业,理学博士(东京大学)

获奖理由:在量子隧穿效应的实验中发现半导体

6

1973年小林诚

2008年,小林诚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名古屋大学理学部毕业,理学博士(名古屋大学)

获奖理由:发现对称性破缺的来源,并预测了至少三大类夸克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1973年益川敏英

2008年,益川敏英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名古屋大学理学部毕业,理学博士(名古屋大学)

获奖理由:发现对称性破缺的来源,并预测了至少三大类夸克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8

1975年大村智

2015年,大村智获得生理学或医学奖

山梨大学学艺学部毕业,药学博士(东京大学),理学博士(东京理科大学)

获奖理由:发现治疗蛔虫寄生虫的新疗法

9

1976年利根川进

1987年,利根川进获得生理学或医学奖

京都大学理学部毕业,圣地牙哥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毕业(Ph.D.)

获奖理由:发现多样性抗体的生成和遗传学原理

10

1977年白川英树

2000年,白川英树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东京工业大学理工学部毕业,工学博士(东京工业大学)

获奖理由:导电性高分子的发现与发展

11

1979年铃木章

2010年,铃木章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北海道大学理学部毕业,理学博士(北海道大学 )

获奖理由:发现有机合成中的钯催化交叉耦合反应

1979年根岸英一

2010年,根岸英一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东京大学工学部毕业,宾州大学博士毕业(Ph.D.)

获奖理由:发现有机合成中的钯催化交叉耦合反应

13

1980年野依良治

2001年,野依良治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京都大学工学部毕业,工学博士(京都大学)

获奖理由:发现手性触媒之不对称合成

14

1985年田中耕一

2002年,田中耕一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东北大学工学部毕业,工学士(东北大学),东北大学名誉博士

获奖理由:开发生物巨分子的同定与构造解析手法

15

1985年吉野彰

2019年,吉野彰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京都大学工学部毕业,工学博士(大阪大学)

获奖理由:开发出锂离子电池

16

1986年南部阳一郎

1970年(49歳)取得美国国籍,由于日本对于国籍的规定,获奖时仅具有美国国籍。

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部毕业,理学博士(东京大学)2008年10月7日,因发现亚原子物理学中的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被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当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亦成为首位美国籍的日裔

诺贝尔奖得主及日本第3位诺贝尔奖暨沃尔夫奖双料得主。

17

1987小柴昌俊

2002年,小柴昌俊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东京大学理学部毕业,罗彻斯特大学大学博士毕业(Ph.D.),理学博士(东京大学)

获奖理由:对于天体物理学,特别是对宇宙微子检验有卓越的贡献

18

1989年赤崎勇

2014年,赤崎勇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京都大学理学部毕业,工学博士(名古屋大学)

获奖理由:发明蓝色发光二极管,使得高亮度的省电白色光源成为可能

1989年天野浩

2014年,天野浩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名古屋大学工学部毕业,工学博士(名古屋大学)

获奖理由:发明蓝色发光二极管,使得高亮度的省电白色光源成为可能

20

1992年大隅良典

2016年,大隅良典获得生理学或医学奖

东京大学教养学部毕业,理学博士(东京大学)

获奖理由:发现细胞自噬机制

1992年本庶佑

1、汤川秀树:毕业于京都大学,194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在阳质子和中性子之间作为媒介作用的核力,他预言了中子的存在。

2、朝永振一郎:毕业于京都大学,1965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以“超多时间理论”和“鱼贯而入的理论”闻名,在量子电磁力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方面做出重大贡献。

3、川端康成: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雪国》一书生动的描写了人生哀伤的幻想和美,从而被称作现代日本抒情文学的经典。另外《伊豆舞女》《千羽鹤》《山之音》等。

4、江崎玲於奈,毕业于东京大学,197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研究关于半导体,超导体隧道式效果,创始了隧道二极管。

5、佐藤栄作(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197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他作为日本第61任、62任、63任首相,代表国家自始至终反对持有核武器,对太平洋的和平安定做出了贡献。

6、福井谦一(毕业于京都大学,198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他开拓了“新领域的电子轨道理论”,对有关化学反应过程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7、利根川进(毕业于京都大学,1988年获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任麻省理工工学院教授。他获奖的原因是阐明了“多种抗体培养的遗传原理”,此项成果受到高度评价。

8、大江健三郎,毕业于东京大学,获1994年文学奖,日本当代著名的存在主义作家,以个人魅力来写人物以实现小说的现实性。

9、白川英树,毕业于东京工业大学,获2000年化学奖,开辟高分子电子学的先河。

10、野依良治,毕业于京都大学,获2001年化学奖,为“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的发展作出贡献。

11、小柴昌俊,毕业于东京大学,获2002年物理学奖,他的“神冈中微子观测”获得高度评价。对查找宇宙中微子作出贡献。

12.田中耕一,毕业于日本东北大学,获2002年化学奖,得奖成果“蛋白质解析技术开发”,是诺贝尔化学奖创设以来最年轻得主。他的研究使癌症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

13、南部阳一郎毕业于东京大学,美国籍,与益川敏英和小林诚共同分享了200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4、小林诚毕业于名古屋大学,与益川敏英和南部阳一郎共同分享了200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5、下村修,有机化学家、海洋生物学家,因为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而获得了20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他的儿子下村努是资讯安全及计算物理学方面的专家。

16、益川敏英,毕业于名古屋大学,同时被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200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使日本获得该奖项的人数上升至七人。获得诺贝尔各个奖项的人数上升至十五人。

17、根岸英一,毕业于东京大学1935年7月14日-),2010年诺贝尔化学家得主,普渡大学教授。

18、铃木章,毕业于北海道大学,1930年9月12日-),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北海大学荣誉教授。

19、山中伸弥,1962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府,日本医学家,京都大学再生医科研究所干细胞生物系教授,大阪市立大学医学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心血管疾病研究所高级研究员。201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20、中村修二,1954年5月22日出生于日本伊方町,日裔美籍电子工程学家,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CSB)工程学院材料系教授。2014年10月7日赤崎勇、天野弘和中村修二因发明“高效蓝色发光二极管”获得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1、赤崎勇,1929年1月30日出生于鹿儿岛县知览町,毕业于京都大学,是日本半导体科学家。2014年10月7日,赤崎勇与天野浩、中村修二共同获得了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们“发明了高效的蓝色发光二极管”,让明亮且节能的白色光源成为可能。

22、天野浩,1960年9月11日出生于日本滨松,毕业于名古屋大学,是日本电子工程学专家。因“发明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他与赤崎勇和中村修二共同获得了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3、大村智,1935年7月12日出生于日本,有机化学家,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北里大学荣誉教授。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6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24、梶田隆章,1959年出生,日本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日本埼玉县出身,埼玉大学理学部物理学科毕业。理学博士(东京大学)。现任东京大学宇宙线研究所所长、同研究所附属宇宙中微子观测信息融合中心负责人。201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25、大隅良典,1945年2月9日出生于日本福冈县福冈市。日本分子细胞生物学家,日本东京大学理学博士。现任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前沿研究中心特聘教授与荣誉教授。2016年,因在细胞自噬机制方面的发现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6、本庶佑,1942年1月27日出生于日本京都府京都市,免疫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日本学士院会员。现任京都大学高等研究院特别教授、静冈县公立大学法人理事长。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迄2018年,已有26名日本人获得了诺贝尔奖(包括2名美籍日裔诺贝尔奖获得者)。除欧美诸国之外,日本是获奖人数最多的国家。日本七所旧帝国大学的毕业生或教职人员占据了亚洲地区超半数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和名古屋大学诞生了日本乃至亚洲最多的诺贝尔奖得主。

71岁的日本化学家吉野彰,因为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突出贡献,被授予2019年诺贝化学奖。

吉野透露,得知获奖后不久,他打电话告诉妻子,妻子惊吓不已。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 (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

吉野彰

吉野表示,开发锂离子电池后的头3年完全卖不出去,压力很大,但他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人,锂电池与IT革命一起成长。

锂离子电池问世后,被广泛应用于手机,但这位老爷爷本身对手机有抗拒感,直到最近并没把手机带在身边。

吉野认为,锂离子电池将有望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

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日语:日本人のノーベル赏受赏者),指获奖时或获奖前持有日本国籍的诺贝尔奖得主。

最早被提名诺贝尔奖的日本人,是北里柴三郎和野口英世。

但1901年的生理学或医学奖只单独颁给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

而忽略一同开发血清疗法、主导抗毒素研究的北里,使得诺贝尔奖自始带有歧视现象。

1926年的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约翰尼斯·菲比格的错误学说,忽略世界最初人工诱发癌症的山极胜三郎、市川厚一。

因评委主张“别让黄种人太早获奖”。如今,在大英百科全书介绍的“诺贝尔奖癌症研究”中,只提及山极的成就,菲比格被完全删除。

1929年的化学奖忽略世界最初成功提取硫胺的铃木梅太郎,因为铃木论文的德文翻译没有标榜“世界首例”。

一个是川端康成,还有一个是大江健三郎。

1、川端康成,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1968年凭借《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曾获得日本文学艺术最高的荣誉机关——艺术院的会员 ;日本政府授予第21届文化勋章、日本文化功臣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颁发的“歌德金牌” ;法兰西共和国政府授予艺术文化勋章。

2、大江健三郎,作家,1994年凭借《个人的体验》、《万延元年的足球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曾获得《饲育》获得第39届芥川文学奖 ;《个人的体验》获第11次“新潮文学奖” ;《洪水荡及我的灵魂》获第26次“野间文学奖” ;《万延元年的足球》获第3次“谷崎润一郎奖” ;获欧洲共同体设立的“犹罗帕利文学奖” ;获得意大利“蒙特罗文学奖” 。

2002年田中耕一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更是日本政府、学术界始料未及的“意外事件”。田中的主要科研成果是在1985年-1987年间取得的,显然和“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没有任何关系。

更有意思的是,田中耕一不是国立学术机构的研究人员,而是典型的日本工薪族。他在大学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后,进入著名科技公司岛津制造就职,和掌管科研的日本文部科学省无缘。

以至于田中耕一获奖后,日本媒体照例向文部科学省查询相关信息,可是文部科学省竟然对这位新出炉的诺奖获得者不甚了了。所以,日本国内也没有人把田中耕一获得诺奖和日本政府的科技政策联系在一起,他的成功获奖应该归功于日本科技企业强大的科研实力。

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日语:日本人のノーベル赏受赏者),指获奖时或获奖前持有日本国籍的诺贝尔奖得主。

迄2021年,已有28名日本人获得了诺贝尔奖(包括3名美籍日裔诺贝尔奖获得者)。除欧美诸国之外,日本是获奖人数最多的国家。[1][12]迄2021年,日本七所旧帝国大学的毕业生或教职人员占据了亚洲超半数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和名古屋大学诞生了日本乃至亚洲最多的诺贝尔奖得主。

目前尚无日本人女性、日本组织获奖,也没有日本人获得经济学奖。 多数得主是大学的教授或研究者,例外的有民间企业IBM的江崎玲于奈(1973年物理)、岛津制作所的田中耕一(2002年化学)、在日亚化学工业取得获奖成果的中村修二(2014年物理),以及旭化成的吉野彰(2019年化学)。

日本从2000年至2021年,一共获得了九次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中最为瞩目的还得是2014年,日本有三位斩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分别是赤崎勇、天野浩、中村修二,而最后一位则是美籍日本人,在物理学奖上,日本人可以说是具备优势,并且拿下了不错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