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有没有过较大的地震?

泰安历史上的地震

夏帝发七年(约前1650年) 泰山地震。〔今本《竹书纪年》卷上、民国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卷上〕

周赧王三十一年(前284年) 齐国嬴、博之间地裂,并现涌泉。〔《战国策》卷十三〕

汉元凤三年(前78年) 正月,泰山莱芜山巨石自立,高丈五尺,有白头鸟数千集聚其旁(其地在莱芜城西南五十里冠山)。

〔《汉书》五行志、眭弘传,《汉纪》卷十六、《山东省地震史料汇编》〕

汉建初元年(公元76年) 三月,东平地震。〔《后汉书·章帝纪》、《续汉书·五行志》〕

汉桓帝末期 东平国无盐县山中有大石自立。

〔《北堂书钞》影宋本一六○引《汉名臣奏》〕

汉延熹四年(161年)六月十三日 泰山及尤来山(徂徕山)发生强烈山崩。〔《后汉书》桓帝纪、五行志〕

元至正四年(1344年)十二月 东平地震

至正六年(1346年)二月 泰山连续七日地震

至正七年(1347年) 东平地震,河水为之激荡

至正十八年(1358年) 莱芜地裂,大饥,死者枕藉。

〔《元史》顺帝纪、五行志,光绪《东平州志》卷二五《五行》、《续资治通鉴》卷二○八、《山东省地震史料汇编》、康熙《泰安州志》卷一《舆地》、明《泰山志》卷四《祥异》〕

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二三月间 泰安州及莱芜等县屡屡发生强烈地震,“震声如雷,泰山动摇”。

四月,礼部又上奏:“泰山为五岳之宗,一二月,间摇动者四,灾尤异常”。朝廷遣使告祭。此时,宪宗贵妃万氏谋废太子朱佑樘,因泰山震作,卜者声称“应在东宫”,宪宗心惧,遂止废立之事,太子因此而得固位。〔《明史》宪宗纪、万妃传、宦官梁芳传、五行志,《国榷》卷四十、明陆容《菽园杂记》卷九、《山东省地震史料汇编》〕

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春 肥城黑风暴雨,树木拔出。

间有地震。〔嘉庆《肥城县志》卷十六《祥异》〕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夏 新泰地震。〔明《泰山志》卷四《祥异》、光绪《新泰县志》卷七《灾祥》〕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六月 泰安地震如雷。〔《国榷》卷五九〕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九月 泰安地震。

〔《国榷》卷六一〕

隆庆三年(1569年)十一月 泰安地震有声。〔光绪《东平州志》卷二五《五行》、《国榷》卷六六〕

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夏 新泰地震。〔天启《新泰县志》卷八《灾祥》〕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冬 新泰地震。

〔天启《新泰县志》卷八《灾祥》〕

天启二年(1622年)二月 东平、新泰地震。四月,东平又震。〔天启《新泰县志》卷八《灾祥》、光绪《东平州志》卷二五《五行》〕

清顺治四年(1647年)六月 泰安见白气(北极光)冲天。

十一月,泰安、莱芜皆遭地震。〔《山东省地震史料汇编》、清王无间《故妻杨氏实录》(载《泰山王氏族谱》)、《清史稿?灾异志》〕

顺治六年(1649年)冬 新泰地震。〔顺治《新泰县志》卷一《灾祥》〕

康熙七年(1668年)六月十七日夜 泰安发生强烈地震,连续十余次,“城垣房舍几尽”。

东岳庙配天门、三灵侯殿、大殿等墙垣坍塌。城西南故县地裂,城东梭村地裂出水。地震时岱顶庙中钟鼓自鸣有声。地震波及宁阳、东平、肥城、莱芜等州县,多有房屋倒塌与人员伤亡。〔康熙《泰安州志》卷一《灾祥》、光绪《东平州志》卷二五《五行》、光绪《宁阳县志》卷十三《灾祥》、清蔡仲光《地震说》(《谦斋文》卷四)

同月,诗人彭孙贻过泰安州,适目睹泰山大震景象,作《泰山地震谣?夜宿杜家庙作》诗,中有“丈人倾欹颠莫扶,五大夫摧偃难起。

金支葆乱碧霞幢,玉检泥崩青帝玺”之句。又有《行经泰山诗一百二十二韵》。〔清彭孙贻《茗斋集》卷十四、十五〕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春 泰安地震。十月,新泰地微震。〔《山东省地震史料汇编》、《清史稿·灾异志》〕

道光九年(1829年)十月 东平、肥城、宁阳等县地震。

翌年闰四月,三县又震。十一年(1831年)新泰再震。〔光绪《肥城县志》卷十《杂记》、光绪《东平州志》卷二五《五行》、咸丰《宁阳县志·灾祥》〕

咸丰二年(1852年)十一月六日 东平、肥城地震。翌年三月八日两地又震。〔光绪《东平州志》卷二五《五行》、光绪《肥城县志》卷十《杂志》〕

咸丰十一年(1861年)同年 新泰地震。

〔光绪《新泰县志》卷七《灾祥》〕

光绪十四年(1888年)五月 泰安、肥城、莱芜地震。〔《重修泰安县志》卷一《灾祥》、光绪《肥城县志》卷十《杂志》、光绪《莱芜县志》卷二二《大事记》〕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闰五月、十二月 莱芜地震。

〔民国《莱芜县志》卷二二《大事记》〕

宣统元年(1909年)十一月初二日至二七日 泰安数次地震。〔《重修泰安县志》卷一《灾祥》、《山东省地震史料汇编》引1910年1月8日《字林西报》〕

近年来就没有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