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佩奇电影解说?
最近,《啥是佩奇》这一部电影短片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这也是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完美结合的一种表现方式。即自身的优质内容,知名人物的转发以及现在年前的气氛环境,都是这个影片未播先火的原因。
其实,如果我们不看最后的一个镜头,只看前面的短片,很少有人能够想到这是一个预告,我们更多的是将这种感觉和价值深藏在心底,那种叫做情怀的土到极致却仍然能够调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感动的地方,一个深耕于他乡游子内心的乡愁,让我们难以忘怀的东西,全部体现在了这四分钟的镜头里。
留守老人在跟孙子通电话的过程中,得知孙子喜欢“佩奇”,大爷并不明白这是什么,于是走街访友,查遍字典,甚至用着大喇叭喊遍全村,就是想知道什么是“佩奇”。最后终于在一个曾经城里做过保姆的大姐口中得知了佩奇的概念。他用了一个旧的不能再旧的烧火风箱做成了佩奇的玩具,准备送给孙子!
老人给孩子做的佩奇
天时:恰到好处的情怀影片,也许是自带票房的
故事很简单,却令人深思,我们身在城市,孩子口中的“时代人物”和偶像在年老的爷爷那里仿佛很陌生,但是老人为了博得孙子的高兴,仍然委屈自己去探索,去查阅,去接收新鲜的名次,这一切都源于一个字:爱。
爷爷爱孙子,这种血浓于水的隔代亲情是永远博大的,而作为女子来说,出门在外,为了应付繁忙的工作,可能一年只有过年能回一次家,但是却是来也匆匆,去也无影,而老人却要为女子的回家费劲心思。
我们中华五千年的儒家文化之所以能够流传和继承,往往是因为它的明理和智慧,父母的爱是无私的,而我们却总是打折折扣的回报,纵使没有乌鸦反哺和羊羔跪乳的孝敬,却也能在平常时候为家人去一个电话,为父母做一次体检,带着孩子回家看看。
而影片的预告成功之处就是充分利用了我们的弱点来叙事说明,穷困的山村,淳朴善良的大爷,热心的村民百姓,方法都是我们小时候的写照,纵然现在扎根在城市,但是又有多少人不是从山村走出来的呢?好的影片是朴素,接地气的,也就是说打情怀牌。但是这个情怀牌如果做得刻意,就显得矫揉造作;如果做得普通,则平淡无奇;这个短片的好处就是将这种朴素和感动发挥的淋漓尽致,引起了人们的共鸣。我们也许会想:我们的爷爷是否现在也在农村,为了孩子的回家而到处奔波准备;我们的父亲是否也像这位大爷一样,走在下雪的道路上,知道孩子不回家时候的失望和沮丧!
这两天时间里,朋友圈就被《啥是佩奇》的短片刷屏了,在我的朋友圈里,至少有20位表示感动,我认真看了几遍,很遗憾,除了故事构思巧妙外,这部片子并没有感动我。
原因大概在于,我对《小猪佩奇》并不熟悉,只是两年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了解过,而我又对短片中那个假设的北方农村场景太熟悉了。短片讲的其实是关于一个春节团圆的故事。从叙事的角度看,这个短片还是非常精巧的。画面刚开始是一位乡下的老爷爷在山上给儿子打电话,信号不好,爷爷问孙子过年要什么礼物,孙子说:佩奇!可因为手机信号不好,孙子再说些什么,老人就听不见了。但爷爷就记住了佩奇二字,他就开始了寻找佩奇的过程。
短片《啥是佩奇》对乡村的想象,是刻板而简陋的,也是忸怩作态的。最后那一句,让农村人都跑到城里去看佩奇,其实倒隐含着对乡村的文化霸权:农村什么都没有了,连真正的猪,也变得没有意义。
短片《啥是佩奇》实际上是《小猪佩奇过大年》的电影预告宣传片,导演张大鹏,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广告片导演,曾经引起刷屏讨论的华为月球“沙雕”广告就是出自他之手。如果你还没看过这支刷屏短片,一定要完整看一下,感受一下一夜刷屏的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