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
节气立冬代表进入冬天。而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的日子。两个节气都是很重要的节气。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故曰“冬至”。冬至过后,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白昼*比*长,阳气回升,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冬至,故贺。”
人们认为:过了冬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俗称“冬节”。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冬天,指冬季。北半球一年当中最寒冷的季节,其他的为春、夏、秋。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2月,*习惯指立冬到立春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十、十一、十二”三个月。
冬季是部分地区一年四季中的第四季,由于天气转冷赤道地区除外,在很多地区都意味着沉寂和冷清。
生物在寒冷来袭的时候会减少生命活动,很多植物会落叶,动物会休眠,有的称作冬眠。候鸟会飞到较为温暖的地方过冬。
二十四节气的演变
1、“四时”的出现
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的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这也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和感官体验。最早有关春夏秋冬四时之分的文字记载出现在西周时期的《尚书·尧典》中,其中说:“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乌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讹,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乌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鹬毛。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这里面所说的“日中”“日永”“宵中”“日短”就分别相当于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可以解释为“白天”,“宵”可以解释为“夜晚”,“中”可以解释为“平分”。“日中”和“宵中”的意思就是昼夜相等的两天,也就是春分和秋分。“日永”和“日短”分别是白天最长和最短的两天,也就是夏至和冬至。从这段文字中我们还发现,当时我国不仅有了“四时之分”,还已经把冷暖交替的一年轮回定为366天,并通过闰月的形式进行调节。
此文出自《尧典》,记录的是尧舜时期的事情,但考虑到《尚书》是西周时期所创并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多次修改,要说在尧舜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了“四时之分”还有些牵强,需要考证。但如此*的测量,说明在西周以前,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开始对天气的变化有了长期系统的观察。有学者还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发现其中的阜、甲、中等字有“立表测影”的意思,这说明在商朝人们就已经开始观察太阳的照射对物体影子的影响了。同时,源于夏代的《夏小正》中也记载了有关星象、物候等方面的内容。
综上所述,我国在夏商时期就应该具备了很高的天文观测技术,只是由于文字资料的限制,我们无法断定此时人们已经提出了春夏秋冬四时的说法。但到西周时,已有了“四时之分”是确信无疑的。
2、“八节”的出现
在春秋末年的《左传》中记载了这样两段:“玄鸟氏,司分者也。玄鸟,燕也。以春分来,秋分去。伯赵氏,司至者也。伯叔,伯劳也。以夏至鸣,冬至止。青鸟氏,司启者也。青鸟,鸧鴳也。以立春鸣,立夏止。丹鸟氏,司闭者也。丹鸟,鷩雉也,以立秋来,立冬去。”“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
从*段文字我们可以*地看到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几个节气的表述。而第二段文字中的“分、至、启、闭”,根据西晋杜预的注解,则分别代表着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八个节气。这说明到了春秋末年,二十四节气中重要的“八节”就已经出现了。至此,二十四节气的重要框架已经构成。而这“八节”的变化也基本反映了一年内自然界季节的变化过程。